在吐鲁番考察交流会上的发言
各位领导、各位同志、各位朋友:
在湖南对口援疆2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上,有幸随湖南省工商联领导来到美丽的吐鲁番进行考察和交流,我感触良多、收获良多。首先要衷心感谢吐鲁番市的领导和朋友们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,衷心感谢湖南省工商联的领导和同志们的精心组织。
新疆与湖南历史渊源深厚,作为湖南人,对新疆也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。在教科书上,我们读到过湖南人左宗棠抬着棺木进疆,英勇抗敌,确保祖国领土完整的壮举;上世纪50年代有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让人荡气回肠;现在,湖南援疆20年的点点滴滴,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深受教益。可以说,湖南人对新疆这一片热土深深地向往,对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。但即使如此,以前几次来新疆,都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,如此近距离地去考察企业,去了解一个区、一个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,去如此亲近这片土地上热情的人们;当然,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,把自己,也把我们湖南盘龙投资集团与新疆的发展放在一起来思考,去研究各种各样合作的可能性。
在这里,我说两句话。
第一、 一点感受:援疆,是民营企业家义不容辞的政治
责任。
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,必须长期坚持。作为民营企业家,应该有自己的政治站位,应该承担自己的政治责任,自觉地投身于国家战略之中。我们这一代企业家,在创业时期,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,但不容置疑的是,我们和我们的企业都是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,我们躬逢盛世,所以,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的特质。但,不身临其境,不到火热的现场来考察、来感受、来思考,无法体会到援疆的意义,它使我们认识到:加入到对口支援的行列,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。
第二、 两点建议
一个建议是,建议吐鲁番市的有关部门,将吐鲁番最优质的资源整理出来,编成书,定向发行到湖南省的企业家,引导他们用市场的手段,将优质资源推向市场,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。
提建议之前,我想谈一谈企业家的思维方式。企业必须追逐利润,所以企业家遇到问题,总是从市场的视角去观察,总是试图希望通过市场的手段解决问题,包括援疆。
来新疆之前,我查看过很多关于援疆的报道,因而,我知道,我们湖南的援疆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,也积累了很多经验,政府和有关企业支持的一个一个项目,实实在在,推动着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;政府组织的学校人才培养工作,取得很多突破,更是让人眼前一亮。
但,企业与政府不一样,企业一定是以效益为中心。来到新疆的这几天,我一直在思考,作为民营企业,我们怎么投身援疆工作?说实话,作为企业家,我考虑这么几点:一是效率,二是可持续,三是双赢。三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湖南盘龙集团长期以旅游为主业,我们有一家五星级酒店、一个4A级旅游景区。通过这几天考察,我觉得在吐鲁番做旅游大有可为,但我不知道吐鲁番的旅游业发展情况,如果进行旅游方面的合作,我就会思考,这里的哪些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?它们有多大市场号召力?它们开发和利用得怎么样?市场潜力有多大?这个需要深入的调研和分析。对于任何一个项目,企业肯定首先考虑经济效益,否则就不可持续,就会劳民伤财,甚至害了吐鲁番。所以,我建议吐鲁番能将自己的稀有资源分门别类列出来,编成一本一本的书,向湖南的企业家广为推介,寻找合作。我特别建议咱们吐鲁番在旅游业这一块多做文章,因为旅游业藏富于民,对经济的拉动非常之大。我们在湘潭市岳塘区建设了4A级旅游景区,9年时间,当地农民的年人均收入由3500元增长到了5万元。
我的第二个建议,在吐鲁番选送一批企业家到湖南的优质企业去考察,甚至跟班学习。我们要实现快速发展,就应该走捷径,而快速培养一批企业家就是捷径。我们已经认识到,企业家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,他们都是大浪淘沙以后留下来的“金子”,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能带动一个行业,10个优秀的企业家足以撑起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天空。湖南人生性好学,湖南的很多企业家身经百战,他们能把企业做大做强,自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,把吐鲁番的企业家送到他们身边跟班学习一段时间,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,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,大有好处。
最后,我表一个态:通过这次考察,我们有强烈的愿望,希望和吐鲁番在旅游行业进行深度合作,湖南盘龙投资集团将认真讨论研究这一次考察的情况,希望有机会再来深入考察洽谈。
谢谢。
2018年10月31日